随着用户数量不断翻番,对数据应用存储系统要求越来越高,而原有的存储系统体系结构和容量负载已经无法满足信息迅猛增长及对存储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的企业、政府等各个行业存储平台建设就是要对现有的存储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以数据为中心,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存储体系;采纳SAN结构容灾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系统的性能。

解决方案

建立高效、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是信息中心在考虑建设方案时的首选目标。这次数据存储的建设,主要体现:数据集中、备份集中、管理集中等几个方面。但是,集中模式的设计同时也为中心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处理能力、吞吐能力以及扩充扩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心存储系统的构成和选型将直接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和相关业务的正常运行。 鉴于存储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在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我们制订并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存储技术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兼顾其它相关的业务需求,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业务应用,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用户买存储设备除了存储数据外,最主要的是保障内部数据安全可靠,保证业务应用不中断,如果发生系统宕机、磁盘损坏或其他异常错误,应确保数据不丢失,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必须有硬件RAID5独立于系统本身的数据保护机制。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未来业务的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提高使用地灵活性。

开放性/跨平台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网络系统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及数据库协议。

经济性/投资保护

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任何一个企业投资购买产品都希望能够长期使用,所以用户要考虑产品能否在未来在线升级,保证产品使用的连续性。在线升级一般分2种,容量、控制芯片扩充属硬件升级,另一个是软件升级,其中软件升级非常重要,升级是否简单易行,升级后是否要重新对系统进行配置都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可管理性、可运营

所有相关设备是分布不同的地域,对系统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便非常重要。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存储管理解决方案。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实现先进的分布式管理。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运行状况,合理分配资源、动态配置,迅速确定故障等

基于SAN的存储解决架构

针对用户目前的存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我们建议用户采用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的系统结构。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可以极大地保护用户的投资,有效利用存储空间,降低用户管理费用,从而确保整体拥有成本最低。降低管理难度,维护数据管理的统一性。提高了电子化数据管理的可靠性。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保证电子化数据的可靠性。

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必然对整个存储系统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建议用户选用集中式,高性能,大容量,智能化的存储区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来构建新一代计算中心存储环境。存储区域网是未来存储系统发展的方向。所谓存储区域网是指在服务器之后的高速子网络,它利用硬件、软件和光纤通道技术把所有与存储设备相关的处理工作移往一个集中的环境,使数据网络可以处理关键性任务。而信息存储则可通过存储区域网通信,从而消除I/O 瓶颈,提高系统性能。SAN一改过去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模式,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度的光通道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  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局域网内。SAN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在异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可管理性。

建议未来要实现用SAN的架构进行企业存储集中。SAN存储集中如下图:

企业存储集中的优点:

整合数据      确保业务连续性      管理简单

企业存储对数据的处理:      数据保护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数据可透过不同方式连接,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如数据库的应用适合使用SAN技术,文件共享应用适合使用NAS技术,就产生了网络存储。如下图

异地双中心方案

异地双中心方案较三中心方案减少了一个同城灾备中心,采用类似的企业级数据存储系统,通过数据异步复制技术进行备份数据的传递。因为缺少一个近距离的同城灾备中心,所以异地双中心方案无法提供实时的镜像数据备份恢复,RPO最短3秒至5秒。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且可以实时切换,但是因此会有少量的数据丢失,因此只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更新要求不高的企业

本地生产中心的数据存储系统存储着相应的业务数据,可以同异地灾备中心通过数据异步复制技术进行数据镜像,实现异地的数据备份及保护。当生产中心所在地发生灾难时,生产中心的应用将被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异地灾备中心使用存储有数据镜像的存储系统,开始恢复数据的访问及业务的连续性。

存储HA+异地灾备方案

两地三中心方案的部署成本太高,而异地双中心方案又无法做到数据无丢失,而存储HA+异地灾备方案则可以在前两个方案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这实际上是两地三中心方案的一个变通做法,即将保存实时数据镜像的灾备存储系统放在生产中心,从而实现同城灾备中心的部分功能。从而实现生产中心存储HA(高可用性),使得RPO=0,实现实时数据的一致性

同城双中心方案

如果企业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一地开展,或者希望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满足数据的一致性,那么前面提到的异地灾备方案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此时可以考虑同城双中心方案,即将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安排在同一个地区。然后根据情况选择磁盘数据同步/异步复制技术,进行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传输,实现同城的灾难备份恢复,从而有效地管理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本方案主要由服务器和存储备份系统两部分构成。在生产中心配备两套数据库服务器来保证业务访问的稳定、高性能、快速响应及高可用性,而响应的数据则存储在生产中心的一套企业级存储系统上。同时,此系统通过磁盘数据同步/异步复制技术将数据复制到同城灾备中心的存储系统上,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的两套磁盘存储系统间建立磁盘镜像复制关系从而实现高可用性,保证关键数据的可恢复性与业务应用的可持续性。

如果一块硬盘损坏,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里面的数据怎么办,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数据也许比一块硬盘的价值更高。在企业数据领域,情况也是一样。黑客、病毒、断电、火灾、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灾难,都可能威胁到企业核心数据。如果不能对风险采取有效管理,一旦数据由于上述某种原因丢失,就有可能给整个企业造成运营上的重大不便和经济损失,企业的信誉也将受到影响。而采用数据容灾解决方案,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及数据处理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在以往,容灾方案更多属于大型企业的考虑范畴,不过随着企业对核心数据的日渐重视,以及虚拟化存储技术的发展和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出现,我们相信,数据容灾系统将会成为每一个成熟企业的标准配置。毕竟,在信息化时代,核心数据就意味着竞争力!